|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旅游景点 > 膏矿文化遗产

膏矿文化遗产

关键词:膏矿,文化遗产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应城
  • 电 话:
  • 网 址:
  • 感谢 yingcheng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2291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膏矿文化遗产

据《湖北通志》载:石膏《清一统志》、《康熙通志》均称以湖广应城所出者为最。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县西北团山北麓,因崩岩,石膏露头而发现,从此,应城兴起石膏开采业。

1662—1735年间(清·康、雍时期),应城石膏由浅采变为深采,合伙开凿井洞者日多,经营膏业渐成当地利源。旧志载:“雍正四年(1726年)石膏出城西诸山,光莹细腻,视他境产者独佳,土人采之,贾舟收买,载运汉皋,以贩四方。”湖北膏税向属汉阳县征收,1723年改归应城县。采膏规模由此可见。

清·咸丰三年(1853年)以前为单一采膏阶段,此后,应城县获准制盐,即膏盐并采,商事随兴。1894年应城洞商组设膏盐公司,并在汉口设立办事处。1912年应城石膏开始向国外出口。1913年,湖北石膏公司在汉口开设,专事销售。

1917年,应城洞商达104户,井洞达243对,全年出口应城石膏占全国年产量的90%以上。据日本内田·泰司著《耐火材料之研究》(昭和元年版)载:“我国输入石膏,以中国湖北应城为最。”

据1924—1934年统计应城膏盐年均产值占全省各矿业的16.5%。

石膏产于应城,集散于武汉,外销运向赖汉江。汉口艾家嘴和兴汉陨码头一带的汉江边,久为膏船停泊起运场所。驰名于武汉三镇的“石膏一条街”就在如今的汉口桥口区牌楼街。那时人们不知道汉口有牌楼街,只知汉口有个石膏帮(街)。牌楼街上世纪三十年代,大字号的膏行,小字号的膏号,老字号招牌多达数十家,至武汉沦陷,其中商贸繁华可见。

1936年湖北省建设厅划定应城等五县为组社中心县,为他县之表率。1937年10月,国民政府核准提升应城县为二等县。

1938年10月,应城沦陷,日本帝国主义者大肆破坏应城膏盐资源。1942年,日军下令烧毁盐棚100座,封闭洞井100余对,仅留1家采膏,8家制盐,膏盐矿业也濒临毁灭。

1949年应城解放前夕,年产膏仅1.6万吨,应城膏盐矿区面临崩溃的局面。

随着膏盐矿业的兴起,应城形成全国著名的膏盐矿区,这里孕育了一大批新兴的产业工人。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应城矿工达二万余人,另有膏盐运输工人近万人,整个矿区中心方圆二十余里,这里成为工人革命运动的中心地带。1923年5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应城矿区爆发了第一次万人大罢工,揭开了党领导下的应城工人运动的序幕。

抗日战争时期,500多名矿工参加抗日游击队。陶铸同志和中共鄂中特委坚持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依靠爱国洞商为党领导下的鄂中抗日部队和根据地募集“抗日乐捐”、认购救国公债,为鄂中抗日武装和根据地人民提供了大量食盐,使应城矿区成为我党坚持鄂豫边区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坚强阵地之一。

1950年6月1日,湖北省应城膏盐公司成立(即湖北应城石膏矿前身)。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膏矿工人在旧矿区的废墟上开始恢复生产和建设新矿区。

湖北应城石膏矿位于应城北部大富水河畔的李家河村,距市区3.5公里。所属4个分矿,分别位于李家河、十里铺、蔑匠湾、陂河坡;矿区占地总面积5.2平方公里。第一分矿(当地人称“一矿”)于1950年6月开始筹建,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的全国第一座国营石膏矿井。矿井由本矿自行设计。1950年6月21日破土动工,1952年1月开始投产,时称“五0坑”,又称李家河1号井。

1955年8月开始筹建第二分矿,1956年2月1日动工兴建二号井,时称“五六坑”,地址在北十里铺。

1958年4月25日开工兴建第三分矿,地址在蔑匠湾,同期兴建三号井,又名“一号斜井”;1966年1月正式投产。

1977年7月开始筹建第四分矿,地址在陡河坡,1977年9月设“四号井筹建组。”1984年8月11日破土动工。1989年,一座全国最大的石膏生产矿井——应城石膏矿四号井建成投产,使矿产规模迅速扩大。

1973年开始筹建铁路专用线,1974年10月7日铁路建设动工,1979年12月8日建成长达17.1公里的专用铁路线。

石膏一分矿于1961年9月完成设计“服役期”停产,第二分矿于1991年因透水而停产,(已完成15年的设计服务年限);第三分矿和第四分矿今改制为民营企业,目前仍在生产。

应城有“膏都”的美誉,数以亿万吨的矿藏正是这个“应城名胜”的价值基础所在;400多年的矿业发展史,在这里尽情展现了应城民族工业的精髓;这里有近百年走出“国门”的经贸历史,演义出许多精彩、生动的故事;一百五十年以来的矿区革命斗争史,处处弘扬着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的精神;源远明、清的膏盐文化,让人们阅尽应城的民风民俗。

应城石膏工业创造了集镇文化、行商文化、河滩文化(或码头文化)、洞商园林、建筑文化及矿区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应城石膏矿弃井是难得的膏矿文化遗产。旧时称为“西山”的石膏原矿群现遗有十八对弃井,俗称“鸡窝井”,竖井以下扇形开挖的作业面巷道最矮处不过一米,采工仅能爬行作业,如遇塌方透水根本无法逃生。矿工中流行下到井下即是埋葬而未死之人,资本家的最榨取工业,矿工下井后常一干月余方得升井,多少孤魂怒鬼葬身井下。

现存应城石膏矿一、二分矿,主矿井高大空阔,有轨道东道采矿区巷道可直立行走,井矿内巷道延伸有序,绵延几公里,尤如地下长城,直通风良好,冬暖夏凉,是旅游观光体验矿工生产生活的好去处。即使在二、二矿服役时繁忙生产期,有常有外地人士下井考察、采风,矿井内安全无虞,尘灰极少,西装革履如走平地,升井时不带任何光致发光痕。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13789983311 传真: 邮箱:1017357009#qq.com
地址:应城市城南大道庙湾19号 邮编:432400
Copyright © 2004-2024 湖北航程网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