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应城本土文化艺术摄影作品集】《蒲阳风物》第二十六集井下矿工

  • 命運不堪浮華
楼主回复
  • 阅读:4901
  • 回复:3
  • 发表于:2020/6/15 15:50:43
  • 来自:湖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应城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井下矿工
     
 
在应城地下196米深处,有一群劳动者,他们常年在方寸之间战天斗地,他们就是工作在膏矿井下、默默奉献的一线矿工。在通往井下的通道口,轿箱缓缓转动,带着6名膏矿工人下行。轿箱由简易的铁制框架和两根用来抓握的长把手组成,矿工们形象地称它为“罐笼”。很快,井上世界的景物和光亮消失。通道一片寂静,带动“罐笼”下沉的钢缆与轴承之间的摩擦声显得格外清晰。几分钟后,“罐笼”到达终点。这意味着,矿工们已经来到了地下196米深处。井下大巷里有灯光,除了矿灯,这就是矿工的太阳。下了“罐笼”步行20多分钟,到达矿工们的工作面。 他们每天上午9点下井,晚上7点出井。
    
 
他们的工作包括打眼放炮、开采、搬运石膏。作业面闷热潮湿,哪怕是穿着棉袄下井,一工作起来就会热得光膀子。《劳动法》有规定女人不得做井下工,地下196米因此成为名副其实的男性世界。作为矿工,体力好是基本功,打眼、搬矿石、推矿车等全是体力活。当然,除了体力好外还得能吃苦。且不说在井下一呆10个小时,搬矿石对他们也是一种考验——坑顶不足1.60米,几个大男人怀抱矿石,只能歪着头以一种别扭的姿势行进。凡是难度大的掘进面,大多以他为主力。工作中,几名矿工是有默契的好搭档。比如打眼时,站在岩层前握住风钻、定好位,另两名矿工会熟练地拿来坐垫,找好位置用身体抵住风钻柄。风钻“嗡嗡”地转动,岩石粉末“竦竦”下落,三名矿工随着风钻有节奏地抖动,共同完成这项工作。头顶没有蓝天白云,身边没有花草树木,井下的生活平静而单调。也正因如此,矿工们之间结下了深厚的兄弟感情。他们平时相处得都像一家人,谁家里有个生病住院的事,大家都主动地去帮个忙;谁家有个婚嫁喜事,大家都会凑个份,去热闹热闹。
    
 
应城石膏矿开采已有400多年历史,最初采用的是“狗爬洞”式开采,后渐采渐深,形成直洞,即现在的隧道方式开采。这里出产的纤维石膏驰名中外,产量占全国的五分之四,除用作建筑装饰材料外,还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日化等行业。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应城石膏开发、生产规模由小到大,经济实力由弱到强,这期间凝聚了几代膏矿工的汗水。这些矿工把一腔热血与滚烫的青春誓言,洒在了矿区这方热土上,他们也见证了应城石膏产业发展的每一步。






来源:蒲阳风物作品集


  
  • 西贝
  • 发表于:2020/6/16 0:51:58
  • 来自:湖北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纸上种花,只为心中开出美好!
  
  • 伟中豪
  • 发表于:2020/6/16 9:55:39
  • 来自:湖北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来瞧瞧
  
  • 伟中豪
  • 发表于:2020/6/16 10:06:08
  • 来自:湖北
  1. 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来瞧瞧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