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时光与匠心,烧出一把土陶壶!

  • 听说你是个茬子;
楼主回复
  • 阅读:5935
  • 回复:3
  • 发表于:2020/7/3 16:17:24
  • 来自:湖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应城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胡师傅的泥巴一搓就是50多年


制作好的茶壶悬空晾干

在应城伍家山深处的一个土丘上,隐藏着一个窑厂。

说是窑厂,其实连招牌都没有。只有一口窑,一个棚,还有一个坚守的老人。


给茶壶加制壶嘴

老人名叫胡光荣,今年69岁了。在应城市三合镇伍山村土生土长的胡光荣,祖上四辈都是土陶制作手艺人,他从记事起,便跟祖父、父亲制陶。


手艺精湛

伍家山背靠清明河、府河,水土洁净,黏土中富含石英砂,加上山柴充裕,历史上,这里就盛产“窑货”。大到水缸、大罐,小到茶壶、油壶、盐罐,说不上有多精美,但个个适用、耐用。


胡师傅和他的陶器作品

窑边工棚里,胡光荣系上布围裙,将盘好的泥土,搭上拉坯的转盘,旋转中,土陶壶身渐渐成型。


胡师傅说:陶器有灵性,能与它对话

就着厚厚的泥脚,胡光荣用左手轻轻撑扶着壶口口沿,右手拇指与另四个指头分开,掐着口沿内外,慢慢将口沿捋出一圈鼓突的泥筋,口沿收紧。

取土、盘泥、打型、拉坯、晾坯、上色……一件土陶器,要经过27道工序,方能成型。在胡光荣40岁以前,平均3分钟就能做好一把土陶壶的壶身。“我可以拿布把眼睛蒙着,纯凭手感做,现在不行,年纪大了……”


胡师傅在简陋的工厂内制作陶器

进入棚内储物间,一边堆放的是各种已烧好的瓦罐,大小茶壶、盐罐等,大壶圆圆鼓鼓,小壶娇小玲珑,浓浓的土红皮色折着光,“热季里用这种壶装水泡茶,隔夜不馊,而且又凉又甜。”


精心制作陶茶壶

另一边,是已晾晒好准备入窑烧制的半成品,10天一个周期,一窑土陶器要烧6到10小时,800摄氏度以上的窑温,火候全凭经验把控。


老伴手艺不输老胡

“火候把控不好就会烧‘废’,没个十年以上的专注,‘成活率’不会超过百分之六十。”说起专业领域,胡光荣挺了挺胸膛,因为,大家都知道,他烧的一窑土陶器,“成活率”高达90%。


挑着出窑的陶器很有成就感

每到开窑的日子,必然有一个“铁粉”在窑外等候。“铁粉”名叫倪理平,在应城做电商。
       2013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倪理平知道了伍山村有烧窑制陶的绝活儿,于是慕名上门,一番观瞧,最终被“圈粉”。
        于是,他定期来收购胡光荣烧制的土陶制品,通过电商平台,网上“带货”。


在应城市举行的一场展销会上,胡师傅的陶器供不应求

“这些土陶制品朴拙纯厚,使用起来又兼具养生功能,很受海内外文艺、养生圈子内的人士喜欢。”倪理平说,现在正是饮用凉茶的季节,土陶壶、大叶茶是人们辛劳一日的最好慰藉。


胡师傅与他出窑的茶壶

     只是如今,会烧制土陶的人,越来越少了。“现在年轻人哪个还做这?我一个人暂时守着吧,守不动时,让在外打工的‘关门弟子’回来接手……”胡光荣的话语里,隐隐透着落寞:“其实,还是这种泥土制成的陶器养人啊。”

图/楚天都市报记者 刘中灿

文/楚天都市报记者陈咏 通讯员王琦 郑毅 王亚莉

  
  • 国富民强
  • 发表于:2020/7/3 16:19:54
  • 来自:亚太地区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发挥工匠精神
  
  • 西贝
  • 发表于:2020/7/3 20:24:15
  • 来自:湖北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纸上种花,只为心中开出美好!
  
  • 皇姐
  • 发表于:2020/7/4 9:51:06
  • 来自:湖北
  1. 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点赞!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