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湖北日报·孝感观察】糯稻飘香丰收季—走进应城万亩糯稻产业示范区

  • 诗冰
楼主回复
  • 阅读:6260
  • 回复:1
  • 发表于:2020/10/15 16:17:08
  • 来自:湖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应城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应城是全国最大籼型糯稻生产县市,种植面积35万亩,占全国籼糯种植面积5%。

  该市以杨河、田店、杨岭等3个乡镇为中心,建设万亩绿色糯稻产业示范区,建立糯稻标准化生产体系和绿色产业发展体系,打造糯稻品牌。

  说起应城,许多人知道它有“三宝”:石膏、岩盐、温泉。

  应城还有一宝,却很少有人知道,那就是糯稻。

  应城是全国最大籼型糯稻生产县市,种植面积达35万亩,总产量20万吨,占全国籼糯种植面积5%。应城糯米是五粮液、茅台、绍兴黄酒等酒业的首选原材料。

  打造糯稻品牌,应城以杨河、田店、杨岭等乡镇为中心规划建设万亩糯稻产业示范区。

金秋十月,糯稻飘香,

本期《孝感观察》让我们一起

走进应城万亩糯稻产业示范区示范区,

探访糯稻生产。





规模种植

——示范区涌现100多个种植大户




  机声隆隆,稻浪翻滚。田店镇畅马村金色稻田里,几台联合收割机正在作业。

  钮中原头戴草帽、脚穿深筒胶鞋,在田边大声吆喝,提醒机手注意收割倒伏的水稻。

  今年50多岁的钮中原,孩子在外地工作,家里只有他和老伴,两人种了200亩糯稻。“自家田只有30多亩,其他100多亩都是流转的,每亩200元流转金。”

  种得过来?“从种到收,全程机械化。再有200亩,也种得了。”钮中原自豪地介绍,家里近几年陆续购买了3台旋耕机、2台收割机、2台插秧机,“自己够用,还能给其他农户帮忙,赚点服务费”。

  收入咋样?“马马虎虎,每年有20多万元赚头吧。”钮中原算了一笔账:糯稻亩产一般在1300斤左右,价格近几年在1.5元上下浮动,每亩扣除600元生产成本,收益大约在1000元左右,“有规模,才有效益。”

  钮中原只是田店镇糯稻种植大户中的一个。

  “以田店、杨河、杨岭为中心,我们建设了10万亩糯稻产业示范基地,其中核心示范区1万亩,示范基地90%实现了集约化经营,5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就有100多个。”应城市农技推广中心党组书记陶群翔介绍。

  他分析,示范区规模化经营程度高,主要有三个原因:农民有种植糯稻的传统,技术成熟;糯稻亩均效益高,与常规稻相比每亩收入高400元左右;机械化、社会化服务水平高,农民种地越来越轻松。

  这些种植大户给示范区带来了勃勃生机。“我们村没闲田,大家都抢着种。新品种、新技术推广也快,几个大户带头,很快就落地了。”畅马村村支书畅水松说。



减少化学农药使用

——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率80%以上



  天刚黑,田店镇肖黄村稻田里的灯就亮了。

  “那是太阳能杀虫灯,每天根据光线强度自动开启电源,点亮诱虫灯管。灯管周围的高压钢丝能瞬间杀死飞虫,成功率达90%以上。一台杀虫灯能覆盖30亩至50亩稻田。”田店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黄敏山介绍,除了太阳能杀虫灯,田里还安装有二化螟性诱捕器,“有了这些杀虫尖板眼,中稻全生育期可减少施药1次至2次,每亩减少施药成本60元左右。”

  应城市农技推广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至今年6月,全市共安装各类杀虫灯2700多台、二化螟性诱捕器2.5万套,覆盖9个乡镇32个村6万亩水稻。

  “我们要把糯稻示范基地建成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示范区,最大限度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陶群翔介绍,未来3年内,应城将加大太阳能杀虫灯、水稻螟虫性诱捕器、“生物导弹”(赤眼蜂)、新型植保机械的推广运用,确保示范基地农药使用量减少30%以上。

  绿色防控只是糯稻绿色生产的一个环节。按照应城出台的糯稻产业示范区建设方案,糯稻的绿色生产还包括肥料减量、质量安全监测、生产标准化等环节。

  推广测土配方技术。示范区全面推行测土配方施肥,同时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施肥技术,有机肥应用面积达50%以上;推广低茬收割秸秆还田技术应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其中机械化粉碎还田作为肥料使用达75%以上。

  推进标准化生产。制定“绿色糯稻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通过培训将技术标准落实到示范区糯稻生产全过程;以村组为单位,每组指定一名技术员或种植大户对糯稻生产到销售全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并存档,建立从“田间到市场”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在核心示范区,我们实行品种、测土配方、病虫害防治、投入品使用、产品包装‘五统一’服务模式,一个专业股室包保一个村。”陶群翔说。



专业服务

——每个村都有农机专业合作社



  记者见到水生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军时,他正在打电话调度2台收割机去邻村作业。“那边倒伏了30多亩田。现在天气好,得赶紧把谷抢回来。再落雨,就没救了。”

  水生农机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5年,9名社员都是种粮大户,李军自己种了300多亩田。“社员带农机设备入股,由合作社统一经营,年底按设备多少分红。”李军介绍,目前合作社拥有近200万元的农机设备,可以为农户提供从种到收全程机械化服务。

  水生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业范围已辐射到周边十几个村。去年,合作社作业面积达到1.4万亩,收入300多万元。

  每年秋收时,李军不单要与外地跨区机收客竞争,还要与本地其他农机合作社抢业务。“几乎每个村都有农机专业合作社,设备都很齐全,我们并没有明显竞争优势。”

  黄敏山说,现在合作社、种植大户购买农机的积极性都很高。一方面,累计30%的农机补贴,减轻了购买者负担;另一方面,日益完善的社会化服务,减少了使用者后顾之忧。

  “每年政府都会组织农机培训。一般故障,我们自己可以解决。处理不了,打个电话,就有技术员上门。”李军深有体会。

  应城职能部门引导农机合作社提高服务质量,在示范区全面推广机插秧、无人机施药、联合收割机低茬收割秸秆还田、农机“耕、插、割”北斗定位精准作业等技术。“目前政府正酝酿出台扶持政策,支持一批管理规范、装备精良的专业化合作社做大做强。”应城市农业和农村局负责人说。



就地加工

——每个镇都有规模加工企业



  “150克谷,95克米,一等。”听完质检员报出自己的糯稻等级,63岁的严小松笑了。

  过完磅,他和妻子麻利地把两千多斤稻谷倒入进料仓。半个小时后,白花花的糯米就从生产线上流了下来。

  严小松是杨河镇周岗村人,种了30亩糯稻。“种不费力,机种机收。卖也简单,送到彭总这里,有多少收多少。”

  严小松说的“彭总”,是应城市运发米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彭运发。秋收开始,他就天天守在公司里。“每天要收20多万斤糯稻,流动资金需要100多万元,我们都是现场给农民结账。”彭运发说。

  彭运发是田店镇叶棚村人,上世纪90年代,他在村里开起了糯稻加工厂。“一开始,日加工量15吨,后来逐渐发展壮大,到2018年日加工量达到70吨,镇、村干部不断鼓励我做大做强。”

  去年年初,田店镇党委书记李艾平找到彭运发,希望他扩大加工规模,并承诺扩建村里粮仓,用作运发公司的粮食收储地。“依托运发可以保障叶棚村乃至整个田店镇糯稻的收购加工,让农民卖粮不再难。”李艾平有自己的考量。

  去年8月,运发公司新厂区投入使用,集粮食收储、加工为一体,日加工能力翻了一番,达到150吨。“我们这里产的糯米蛋白质和直链淀粉含量低,出酒率可以达到51%以上,是酿酒和食品加工的上等原料。从去年8月份到年底,几乎每天都在通宵达旦地收粮、加工。”彭运发说,加工的糯米从不愁销售,武汉五芳斋、宜宾六尺巷都用。

  田店镇有运发米业,杨河镇有豪丰米业,杨岭镇有联丰米业……应城目前有22家规模糯稻加工企业,每个乡镇均有1至2家,他们与基地农户订单生产率达70%以上。

  依托这些加工企业,应城糯稻品牌建设取得了突破。其中,“湖北豪丰米业”获8个“豪丰牌”系列绿色食品认证。



来源:湖北日报、孝感日报


  
  • 西贝
  • 发表于:2020/10/16 0:41:36
  • 来自:湖北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纸上种花,只为心中开出美好!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