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张村〔Qízhāng Cūn〕
位于陈河镇西北部。东与刘先村接壤,南与周塔村毗邻,西与周余村相连,北与杨岭镇孙岭村接界。距陈河镇人民政府直线距离3.2千米。土地面积1.43平方千米,耕地面积78公顷。辖街南、街北、二屋湾、上祁湾、下祁湾、新塆6个自然湾,共263户、1023人。以祁、张二姓命名。1950年属陈河区陈北乡。1955年成立祁张农业合作社,属陈河区陈北乡。1958年由祁张、刘先、竹林三个合作社组成刘先大队,属陈河人民公社陈北管理区。1961年以原名分成3个大队,属陈河区陈北人民公社。1978年祁张和周塌大队合并为红星大队;1980年又分开仍称祁张大队。1984年更名祁张村,属陈河镇。有村民活动室、村卫生室等设施。村委会驻新湾。
二屋湾〔èrwūwān〕
位于祁张村西南部。东至上祁湾,南至下祁湾,西至张家河,北至街北。有村民44户、188人。土地面积为0.27平方千米。系张氏二房份居地得名。经济来源以种养业及外出务工经商收入为主。房屋为砖混结构,块状聚落。
街北〔Jieběi〕
位于祁张村东北部。东至刘先村,南至上祁湾,西至二屋,北至杨岭镇孙岭村。有村民47户、170人。土地面积0.29平方千米。大不街分两湾,此湾居北,故名街北。经济来源以种养业及外出务工经商收入为主。房屋为砖混结构,块状聚落。
街南〔Jienán〕
位于祁张村东北部。东至刘先村,南至上祁湾,西至二屋,北至杨岭镇孙岭村。有村民35户、126人。土地面积0.22平方千米。明清时期,李、汤、祁姓相对建居,曾一度兴集。因西边五里有耀兴集、东边六里有陈河集,村民赶集稍来迟一脚,不是肉卖完了,就是鱼没有了,只好调头到陈家河或耀兴再去赶集,临走,总是后悔地说:“今天来得大不该!”久而久之,“大不该”就出了名。因方言“该”“街”同音,此地习称大不街。后分两湾,此湾居南,故名街南。经济来源以种养业及外出务工为主。房屋为砖混结构,块状聚落。
上祁湾〔Shàngqiwān〕
位于祁张村西南部。东与周塔村为邻,南至下祁湾,西至周余村郑湾,北至二屋、街南。有村民43户、168人。土地面积0.22平方千米。祁氏建居岭上,称祁家岭,后分两湾,此湾居北,故名上祁家岭,亦称上祁湾。经济来源以种养业及外出务工经商收入为主。房屋为砖混结构,块状聚落。
下祁湾〔Xiàqíwān〕
位于祁张村西南。东、南与周塔村为邻,西至周余村郑湾,北至上祁湾。有村民47户、174人。土地面积0.25平方千米。祁家岭分两湾,此湾居南,故名下祁家岭,亦称下祁湾。经济来源以种养业及外出务工经商收入为主。房屋为砖混结构,块状聚落。
新湾〔Xinwān〕
位于祁张村北部。东至刘先村,南至高棚站,西至二屋,北至汉宜公路。有村民47户、197人。土地面积0.18平方千米。20 世纪80年代,附近村民迁此定居,习称新湾。经济来源以种养业及外出务工经商收入为主。房屋为砖混结构,块状聚落。